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公用栏目
【宜章廉洁小故事】兵部尚书邝埜的好家风
  发布时间:2022-10-26 09:52:16 打印 字号: | |
  邝埜,字孟质,号朴斋,宜章县城西邝家门人(今属玉溪镇新田村),生于明洪武十八年(1385)八月二十一日。邝埜出身书香门弟,家学渊博。他的祖父邝瑞伯,曾祖父皆有学问而不愿做官,耕读为业,乐善好施。邝埜的父亲邝子辅,洪武(1368—1398)初,以明经担任宜章县的训导,后在福建长泰任训导,升任江西安福知县,改任江苏句容县教谕。信奉传统的儒家思想,十分敬佩孔子,对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的上古社会有无限的迷恋。邝子辅经常说,他们经国营都开拓者的气派,举贤授能博施于民的尚德作为,崇仁尚义的道德力量,给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。邝埜出生以后,父亲邝子辅长期在外省外县担任学官,传道解惑,孜孜不倦,为人师表,名重当时。邝埜的母亲死得较早,祖母李氏就接过了抚养教育邝埜的担子,见其不凡,成最钟爱孙子。家里有许多藏书,她常对邝埜说:“书中有圣贤之心,你要多读多看多背诵。你长大了,必能光大吾门,为国效力。”洪武末年,父亲邝子辅往福建长泰县任学官训导,子辅便将邝埜送开山寺经馆学习,埜见寺庙住持和僧人皆彬彬有礼,经馆老师倾其所能,除教授《四书》《五经》外,还为埜开小课,陪埜游山玩水、谈论古今。
  永乐九年(1411),邝埜官监察御史。邝埜在开山寺经馆学成回家,仍然勤学不辍,被选为邑庠生,因泰和王敬为宜章训导,王敬对邝埜爱护有加,循循善教,王敬专取“关国家兴衰,系民生休戚,善可为法,恶可为戒,就可成为品行端正学有所长的人。”邝埜牢记在心,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各书,少怀壮志,在立身行为上遵从以“忠”“孝”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规范,尊崇孔学,以为强盛保国之本。

  邝埜孝悌勤俭,出于天性,孝顺老人,善事其亲,对弟妹侄辈尤笃。父亲邝子辅,在江苏句容任教谕,教埜甚严。邝埜官至陕西按察副使后,在陕久,思一见其父,乃谋聘父为乡试考官。父怒曰:“儿为提刑按察使,而父为考官,难道不怕别人说闲话?”随之驰书责之。不久,邝埜以薪俸钱购绒褐皮衣寄回孝敬父亲,子辅收到后大怒,将原件封存退还,复以书信责问:“汝司刑名,当洗冤泽物,不要沾污这一职位,何以得此,乃以污我?”邝埜收到信后,奉书跪诵,叩头涕泣,深自愧悔。

  邝玺是邝埜之弟,曾创建玉溪书院。邝玺早丧,留下一子叫邝侗。正统十二年 (1447)夏,邝侗到北京晋谒伯父邝埜。希望凭着伯父的关系,觅得一官半职。邝埜念弟早丧,幼失教训,留此数月,苦口婆心教育晚辈男耕女织,务农为本,不要倚仗官宦豪势,必须谨恭逊让。教以爱亲敬长处世待人之理,虑其去远遂忘,特为训侄诗五章。

  宣德五年(1403),邝埜的继母和父亲相继去世,他对父亲和继母的葬礼,均移风易俗,不惊扰乡民及地方政府。
明正统十年(1445),升任兵部尚书,是时,瓦剌也先蓄谋进犯中原,邝埜奏请英宗备战,建议增调大兵,选调大臣巡视西北边境,停止营建北京城,养精蓄锐,以备急用。由于宦官王振专权,不予采纳,致使也先入犯。明正统十四年(1449),王振不与外廷商议,私主御驾亲征。邝埜上疏谏阻无效,无奈护驾出征。王振令邝埜随大营行军,不幸坠马负伤。大家劝他回怀来城就医,邝埜说:“至尊在行,敢托自便乎?”仍随军前进至宣府,成国公朱勇率兵5万进攻鹞儿岭失败后,邝埜请令退兵入关,王振又不报,并斥曰:“腐儒,安知兵事?再言者死。”埜曰:“我为社稷生灵计,岂畏死耶?”王振令左右扶出,邝埜与户部尚书王佐对泣帐中。八月十五日,英宗率部到达土木堡,营中无水,士马皆饥渴,敌军四面包围,矢如雨下,全军覆没,英宗被俘,邝埜战死沙场。

 

 

 

 

 
来源:宜章清风
责任编辑:肖代荣
诉讼服务中心电话:0735-3766297  办公室电话:0735-3766446 违法违纪举报电话:0735-3766721
民意沟通信箱:yzxrmfy@163.com 传真:0735-3766440 邮编:424200 地址:湖南省宜章县宜章大道东侧